Simulating Policy Impacts: Developing a Generative Scenario Writing Method to Evaluate the Perceived Effects of Regulation

Simulating Policy Impacts: Developing a Generative Scenario Writing Method to Evaluate the Perceived Effects of Regulation

论文概览

本文假设大型语言模型(LLMs)可利用其世界知识生成并改写场景以模拟政策影响,通过GPT-4生成欧盟AI法案第50条(透明度政策)实施前后的场景对,基于Kieslich生成式AI媒体环境影响分类法,招募234名参与者从严重程度、可信度、影响规模、对弱势群体针对性四个维度评估,发现该政策在劳动、福祉等领域缓解效果显著,在社会凝聚力和安全领域基本无效,最终验证了该生成式场景写作方法对政策效果评估的有效性,可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低成本的预评估工具。

核心问题

如何构建低成本、高效的评估方法,提前预判政策对生成式AI引发的各类社会负面影响的缓解效果,解决传统政策评估中成本高、依赖专家易产生偏见、难以覆盖多元影响场景的问题。

主要贡献

  1. 开发了一套基于LLM的政策评估方法:通过LLM生成反映特定负面影响的场景,再结合目标政策改写场景,形成“政策前-政策后”场景对,将文本场景转化为可量化的人类感知指标。
  2. 以欧盟AI法案第50条(透明度义务)为案例,完成实证验证:覆盖10个生成式AI媒体环境影响主题、39个具体影响类型,通过大规模用户研究量化政策在不同领域的缓解效果,为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参考的范式。

研究方法

  1. 场景生成:采用GPT-4 Turbo,基于Kieslich分类法(10个影响主题、50个具体影响类型),为每个影响类型生成3组“政策前(S)-政策后(S’)”场景对(共150组),政策聚焦欧盟AI法案第50条的透明度要求。
  2. 场景验证:由两位作者独立验证场景是否准确反映目标影响类型,最终保留39个影响类型的117组有效场景对。
  3. 用户研究:招募234名美国成年参与者(通过率95%以上、完成100项以上任务),每人评估3组场景对,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从严重程度、可信度、影响规模、对弱势群体针对性四个维度评分,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数据。
  4. 数据处理:计算每组场景对的维度得分差值($M_{S}-M_{S’}$),分析政策在不同影响主题和类型上的缓解效果,检验结果显著性($p<0.05$、$p<0.01$、$p<0.001$)。

各章节详解

1 引言

介绍生成式AI在文化、医疗、教育等领域的积极作用,同时强调其潜在的非预期社会负面影响;指出传统政策评估(如实验、试点部署)成本高,而预期伦理与参与式前瞻方法虽全面但依赖多元利益相关者,同样存在成本问题;提出利用LLMs的世界知识和因果推理能力,生成场景模拟政策影响的研究思路,明确本文旨在开发并验证该低成本政策评估方法。

2 相关文献

  • 预期影响与治理:回顾欧盟AI法案、NIST AI风险管理框架等政策与框架,指出算法影响评估(AIA)需提前识别技术负面影响;讨论场景写作作为参与式前瞻工具的优势,以及现有评估方法依赖专家易产生偏见的不足,强调纳入非专家视角的重要性。
  • LLMs作为知识表征:总结GPT-4、Gemini等模型在海量数据训练下获得的世界知识、实体关系映射和因果推理能力,引用相关研究验证LLMs在模拟人类行为、构建因果图等任务中的潜力,为LLM生成政策影响场景提供理论支撑。

3 方法论

  • 提示词工程:先基于10个影响主题初步生成场景,发现模型存在影响类型覆盖不均的问题,后续改为针对50个具体影响类型设计提示词,明确场景设定(2029年美国、约300字、叙事风格),避免分析性内容。
  • 场景验证标准:两位评估者按“完全符合”“部分符合”“不符合”三级评分,仅保留“均为完全符合”或“一方完全符合、一方部分符合”的场景,不符合的场景重新生成后再验证。
  • 参与者筛选:排除未通过2项以上注意力检查的参与者,最终样本男女比例接近(51%女性、48%男性),以白人为主(68%),平均年龄38岁。
  • 问卷设计:基于欧盟AI法案和风险评估文献,确定四个核心评估维度,采用词典定义明确维度内涵,避免锚定效应,场景呈现顺序随机平衡以消除顺序偏差。

4 分析与结果

  • 整体趋势:政策实施后,场景的严重程度($M_{\Delta}=-0.38$,$p<0.001$)、影响规模($M_{\Delta}=-0.23$,$p<0.001$)、对弱势群体针对性($M_{\Delta}=-0.13$,$p<0.001$)均显著降低,可信度无显著变化($M_{\Delta}=-0.03$,$p<0.05$),说明政策整体具有缓解效果且场景可信度不受影响。
  • 分主题结果
    • 有效领域:自主权($M_{\Delta}=-0.72$,$p<0.05$)、劳动($M_{\Delta}=-0.63$,$p<0.001$)、法律权利($M_{\Delta}=-0.89$,$p<0.05$)等领域政策缓解效果显著,其中法律权利领域严重程度下降最明显。
    • 无效领域:教育、安全、社会凝聚力领域的各项维度差值均无统计显著性,政策未体现有效缓解作用。
    • 特殊情况:媒体质量中的“媒体疲劳”在政策实施后严重程度略有上升($M_{\Delta}=+0.22$),可能因AI生成标签增加信息处理负担。

5 讨论与未来工作

  • 方法价值:该方法低成本、易操作,可作为政策正式制定前的预评估工具,帮助优先级排序和资源分配,补充传统评估方法的不足。
  • 局限性:GPT-4无法生成部分影响类型(如歧视),可能受内容审核限制;模型存在训练数据和调优带来的偏见;仅聚焦单一政策和美国场景,普适性需进一步验证。
  • 未来方向:纳入政策制定者参与评估方法实用性;扩展至其他政策(如拜登AI行政令、中国生成式AI管理办法)和领域;探索结合更多影响分类法,验证方法在小众影响类型上的适用性。

6 结论

总结本文开发的基于LLM的生成式场景写作方法,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其在政策影响评估中的有效性,该方法可降低评估成本、覆盖多元场景,为预期治理和风险管理提供支持,同时明确了方法的局限性和未来优化方向,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思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