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 SOCIAL: AN LLM-POWERED SOCIAL MEDIA DIGITAL TWIN

Y SOCIAL: AN LLM-POWERED SOCIAL MEDIA DIGITAL TWIN

论文概览

本文假设基于大型语言模型(LLMs)可构建能模拟真实社交媒体复杂互动的数字孪生平台,通过设计模块化架构、多维度智能体(Agent)属性及集成推荐系统与外部新闻源的方法,在政治辩论场景模拟中生成了符合真实社交媒体特征的内容分布、互动模式及网络结构,最终结论为该数字孪生平台Y可有效突破现有社交媒体研究的数据局限,为多学科提供可控、可复现的实验环境。

核心问题

  1. 现有社交媒体研究受数据局限性制约(数据非纵向、算法推荐的“隐形影响”不可控、平台数据访问权限持续缩减),难以精准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;
  2. 缺乏能整合LLM智能体行为、算法推荐机制、外部信息输入的可控实验平台,无法充分探索LLM在社交媒体中的互动模式及影响;
  3. 社交媒体中情感传染、回声室、信息极化等现象的形成机制,需在可控环境中隔离变量进行验证,现有模拟工具难以兼顾真实性与灵活性。

主要贡献

  1. 提出并实现了首个基于LLM的社交媒体数字孪生平台Y,采用模块化架构(REST API服务器、LLM服务器、模拟客户端),支持商业/自托管LLM模型及多客户端分布式计算;
  2. 设计了多维度智能体画像(人口统计学特征、大五人格特质、政治倾向、兴趣话题等),结合动态行为逻辑,提升用户互动模拟的真实性;
  3. 集成多种内容与关注推荐算法(如ReverseChronoFollowersPopularity、PreferentialAttachment等),支持算法偏见的量化研究,同时接入600+ RSS新闻源,实现外部信息与模拟场景的深度融合;
  4. 通过政治辩论场景案例验证了平台有效性,生成了包含内容传播、情感表达、网络演化的多维度数据,为网络科学、社会AI等多学科提供标准化研究工具。

研究方法

  1. 模块化架构设计:拆分平台为y_server(提供社交行为原语、数据存储与同步)、LLM服务器(处理智能体决策与文本生成)、y_client(实现智能体逻辑与平台/LLM交互),支持灵活部署与扩展;
  2. Agent-based建模:基于LLM构建智能体,通过多维度画像参数化行为,结合“角色提示词”引导智能体生成符合人设的内容与互动;
  3. 混合推荐算法集成:实现随机推荐、时间排序、 popularity加权、基于网络结构的关注推荐等多种算法,支持为不同智能体分配定制化推荐策略;
  4. 案例研究法:设计100天、1000-2000智能体的政治辩论场景,控制兴趣话题与政治倾向分布,通过统计分析模拟数据的内容特征、互动模式与网络结构,验证平台有效性。

各章节详解

1 引言(Introduction)

本章首先阐述社交媒体对信息交换、社会互动的革命性影响,以及其带来的复杂现象(如病毒式传播、社交机器人影响、情感传染)与潜在风险(认知碎片化、心理健康问题)。随后指出现有社交媒体研究的核心局限:数据样本非纵向、算法影响难以量化、平台数据访问受限。进而提出“社交媒体数字孪生”的必要性——为研究提供可控实验环境,而LLM的人类级文本生成与角色模仿能力为该目标提供了技术基础。最后明确本文核心目标:设计并实现基于LLM的社交媒体数字孪生平台Y,支持复杂社会现象的模拟与验证,并概述论文结构。

2 相关工作(Related Works)

本章从四个维度回顾现有研究:1. 计算社会科学与社交模拟,介绍Agent-based建模的基础框架与经典应用(如Schelling隔离模型);2. 在线平台模拟,总结现有研究中推荐系统集成、用户行为模拟的进展,但指出其缺乏对LLM智能体与复杂算法交互的支持;3. LLM增强社交模拟,分析近年基于LLM的智能体研究(如Smallville、SimReddit),指出其尚未形成完整的社交媒体数字孪生;4. 数字孪生技术,回顾其在工程、医疗等领域的应用,强调社交媒体数字孪生的稀缺性。最终明确本文工作与现有研究的差异:Y整合了多维度智能体、灵活推荐系统、外部新闻输入,实现了更贴近真实社交媒体的全流程模拟。

3 Y Social - 数字孪生(Digital Twin)

本章是论文核心技术章节,详细拆解平台设计与实现:

  • 架构设计:明确三大模块的功能与交互逻辑,支持多客户端分布式部署、商业/自托管LLM模型接入,以及多LLM模型混合使用(提升智能体异质性);
  • y_server模块:定义9类核心社交行为原语(/read、/post、/comment等),对应真实社交媒体的核心功能;重点介绍内容推荐(如ReverseChronoFollowersPopularity)与关注推荐(如Common Neighbours、PreferentialAttachment)算法,支持参数化配置与偏见控制(如政治倾向同质性权重);
  • y_client模块:详细说明智能体设计——多维度画像(年龄、教育水平、政治倾向、大五人格等)与“角色提示词”结合,引导LLM生成符合人设的内容;定义智能体行为流程(动作选择→平台交互→结果处理),包括文本生成、情感标注(基于GoEmotions分类法)、互动决策等;
  • 模拟编排:介绍配置文件参数(模拟时长、智能体数量、活动概率等)与模拟循环逻辑(日/小时时隙划分、智能体激活、同步与种群扩展)。

4 案例研究:政治辩论场景(Case study: Political Debate Arena)

本章通过具体案例验证平台有效性:

  • 模拟配置:初始1000个智能体(最终增长至2000个),统一使用llama3-7b模型,配置ReverseChronoFollowersPopularity内容推荐与PreferentialAttachment关注推荐,兴趣话题聚焦政治领域,政治倾向随机分配9类(如民主党、共和党、无党派等),接入600+政治相关RSS新闻源;
  • 结果分析:展示多维度模拟数据——智能体小时活动率符合真实社交平台昼夜规律;内容分布呈现“发帖多于评论”的真实特征,60%智能体使用30+独特标签;情感表达涵盖好奇、认可、愤怒等,体现人设一致性;讨论线程存在“少数内容病毒式传播”现象,推荐算法导致20%内容获得超万次曝光,与真实社交媒体算法偏见特征一致。

5 多学科研究应用(Leveraging the Y Digital Twin to boost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)

本章拓展平台的应用价值,分析Y在五大领域的潜力:

  • 网络科学:可研究网络结构演化(如偏好依附机制)、信息扩散路径,验证网络中心性与影响力的关联;
  • 社会AI:模拟推荐算法与用户行为的共演化,探索回声室、极化现象的形成机制与干预策略;
  • NLP与内容分析:生成特定争议话题的标注数据,支持立场检测、论证挖掘,评估LLM在长对话中的连贯性;
  • 心理学与机器心理学:研究在线去抑制效应、社会比较理论的影响,测试LLM的认知偏差与错误信息传播行为;
  • 传播学:验证超个人沟通模型,模拟在线约会等场景中的自我呈现与互动模式。

6 结论与未来工作(Conclusion and Future Works)

本章总结核心工作:Y平台通过LLM智能体、模块化架构与灵活配置,实现了社交媒体的高保真模拟,突破了现有研究的数据与环境限制。未来工作方向包括:扩展智能体角色(如 moderator、bot)、丰富社交行为原语;开发三类前端(社交媒体式Web应用、零代码配置工具、数据分析仪表板);深化多学科实证研究,推动平台在政策制定、平台治理中的应用。